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信息化研究

山东国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就是信息化技术驱动的创新,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必须切实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本文从财务管理模式的演化谈起,分析财务管理模式的演化及其原因,然后对中小学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了梳理,最后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校财务管理模式及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举措,即必须坚持财务管理科学规划、充分运用信息化最新成果、建设高效公共基础网络、统一信息规范制度、配备必要的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才能最大程度地解决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低效及准确性差等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校财局管;财务管理信息化

  一、财务管理模式理论演化

  财务管理模式即组织的财务管理体制,是指存在于组织整体管理框架内,为实现组织总体财务目标而设计的财务管理模式、管理机构及组织分工等项要素的有机结合,主要涉及组织内财务决策权限的划分,包括融资决策权、投资决策权、资金管理权、资产处置权和收益分配权等。根据组织财权配置的不同方式,理论上将财务管理模式分为“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和“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随着组织规模及组织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大有“独步天下”之势。据统计,在企业界,全球绝大多数大型组织(全球500强中的80%以上)在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的同时,几乎都建立了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财务管理体制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选择集权模式,则组织的各种财务决策权均集中于最高层组织,最高层组织集中控制和管理组织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低层组织必须严格执行最高层组织的决策,各低层组织只负责短期财务规划和日常经营管理。

  1.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按照重要性原则对最高层组织及其下属的各个层次组织的财务控制、管理和决策权分别进行适当的划分,最高层组织只是专注于方向性、战略性的问题,下属各层次组织对本组织的财务工作自主处理,自主决策。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低层组织在资本融入及投出和运用、财务收支、费用开支、财务人员选聘和解聘、职工工资福利及奖金等方面均有充分的决策权,并根据组织自身情况做出更大的财务决策。在管理上,最高层组织不采用指令性计划方式来干预低层组织的生产活动,而是以间接管理为主;在业务上,鼓励低层组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利益上,最高层组织往往把利益倾向于低层组织,以增强其实力。

  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低层组织有充分的积极性,决策快捷,对资金的使用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能更好地应对环境的动荡及变换,同时能够减轻最高层组织的决策压力,减少最高层组织直接干预的负面效应,从而使更高层组织有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去处理组织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而此模式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难以统一指挥和协调,有的最高层组织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甚至损害低层组织的利益;其次,弱化最高层组织财务调控功能,不能及时发现低层组织面临的风险和重大问题;最后,有时决策速度缓慢,造成组织运行效率低下。

  2.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是指组织的各种财务决策权集中于最高层组织,最高层组织集中控制和管理组织内部的经营和财务并作出决策,而组织内部成员必须严格执行。

  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特点是财务管理决策权高度集中于最高层组织,低层组织只享有少部分财务决策权。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的优点是:便于指挥和安排统一的财务决策,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有利于最高层组织发挥财务调控功能,完成组织统一财务目标;有利于发挥最高层组织财务专家的作用,降低了组织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有利于统一调剂组织资金,保证资金,降低资金成本。此模式的缺点是:财务管理权限高度集中于最高层组织,容易挫伤低层组织经营者的积极性,抑制低层组织的灵活性和创造性;高度集权虽能降低或规避低层组织某些风险,但决策压力集中于最高层组织,一旦决策失误,将产生巨大损失。

  3.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

  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是集权与分权结合的模式。该模式在强调结果控制重要性的同时,突出对财务关键点的控制。这些财务关键点包括借款额度、资产变卖以及重大的资金调度等。在这种控制模式下,低层组织拥有关键点之外的财务事项决策权和执行权;最高层组织对不同地点、不同类型、不同地位的低层组织财务控制的关键点各不相同。低层组织有哪些财务关键点需要最高层组织控制,多一些还是少一些,取决于低层组织对最高层组织业务经营的重要性、低层组织的财务管理能力和最高层组织的财务战略。混合型财务管理模式能够克服集权型和分权型的不足,较好地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要求,但它对组织规模和管理水平要求较高,实施条件较难满足。

  二、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演化

  1.分权管理阶段

  1997年实行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文字[1997]281号)中关于中小学财务管理体制的表述为: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体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不具备条件或不需要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即在一定区域内,设置中心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财务活动,学校只设报帐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帐;2012年实行的《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财教[2012]489号)的表述为: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实行“集中记账,分校核算”的,不改变学校财务管理权。即在一定区域内,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确定的会计核算机构统一办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学校设置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在会计核算机构报账。

  由上看出,尽管在1997年就提出了“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的体制,但主要是针对没有能力进行规范的财务核算或是没有必要设置财务核算的规模很小的学校而提出的一种管理体制。这与后来实行的“校财局管”的主动集中管理的思想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这一时期学校大多是实行的本校“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的分权管理的体制。

  2.集权管理阶段

  1997年,我国财政部与教育部就在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中指出,对不需要设置财务机构的或者不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这种方式已经对中小学财务管理指明了方向,即对中小学财务管理活动由一个统一的机构进行集中式管理,这个机构可以是地区性的,也可以以区县为单位进行划分。中小学财务管理活动由集中的管理核算中心进行管控,对学校的财务资源所有权、使用权进行管理,使得学校经费开支、收费都将逐渐规范化。而且学校只需设立管理报账人员,由这个人员与统一核算中心机构进行联络。

  但这一思想在当时由于资金与技术上的局限性,并未大规模地实施。近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大大提高以及企业界财务集中管理的日趋成熟,“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很多地方开始实施,从而大大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倒逼中小学认真地进行预算编制,因此也大大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预见性及合理性。

  三、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主体意识弱化

  从财务管理的本质来讲,财务管理是通过组织一系列的财务管理活动更好地驾驭资金运动,从而提升组织的价值。而对于中小学来说,其主要功能在于完成国家赋予的教育任务,而完成教育任务的重点不在于提升中小学本身的价值,但是对于提高组织资金的使用效率来说,中小学本身责无旁贷。另外,从理论上来讲,组织只有成了理财主体,组织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去解决自身活动中资金运动的相关问题,而现在的“校财局管”模式显然剥夺了低层组织的理财主体身份,因此,从理论上“校财局管”与理财主体的这一财务管理假设是矛盾的。当然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和教育加以解决,但是对理财主体的弱化是毋庸置疑的。

  2.水平高针对性强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缺乏

  当前中小学大多采用“校财局管”的财务管理模式,即集权型财务管理模式,导致集权管理的弊病难以避免,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存在针对性不强、技术水平偏低等问题,难以解决由此带来的困境,例如,报销点过于分散、路途遥远、时间错失、不能实时沟通等,因此,必须有水平更高针对性更强的财务管理新系统加以支持当前的业务流程,才能更好地发挥“校财局管”模式的优势。

  3.学校数据标准不统一致使财务管理效率低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信息化数据标准,也没有有效贯彻“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的基本原则,使得在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数据标准规范性和统一程度差的弊端频繁暴露,难以形成统一的信息编码标准,从而极大地制约了信息化技术效能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发挥。目前,我国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信息利用普遍存在整合程度偏低、效率低下的现象,也没有形成校际间信息共享利用的高效机制。

  4.财务管理岗位缺失

  新制度明确规定中小学的核算模式采取“集中记账、分校核算”,学校设置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在会计核算机构报账。但实际工作中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在国家有关法律及管理办法中对“报账员”这种称谓及其任资资格都没有明确的说法,更未明确报账员是否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二是报账员的身份问题。在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报账员没有专门的编制,主要为专职教师转岗,且工资收人一般低于教师,这就造成报账员频繁更替,工作积极性差,而且由于他们的专业素质也相对较低,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比较欠缺,从而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四、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的信息化之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财务管理信息化成为提高财务管理效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而且只有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才能解决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因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科学规划财务管理工作,积极转变管理思路

  中小学校领导应充分认识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坚决推动信息化建设,从而积极发挥校领导在信息化建设中科学规划和宏观布局的作用。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应顺应信息时代发展潮流,积极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知识,转变管理思路,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摒弃传统保守的财务管理思路和方法。

  2.充分运用互联网 思维及先进技术

  当前中小学财务管理模式大都是“校财局管”的集中管理模式,这种模式便于资金的统一调配,能够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集权管理的弊病仍难以避免,主要表现在:程序繁琐、决策缓慢、资金使用单位主体意识的丧失,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 思维,广泛运用先进技术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从质上彻底改变传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从而进一步优化财务管理业务流程,降低甚至避免集权管理所产生的缺陷。

  3.推动公共基础网络建设,打好管理信息化基础

  中小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工作进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公共基础网络建设工作滞后的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应努力加速推动公共基础网络建设的进程,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运用先进的系统安全技术确保网络安全,且不断提高网络带宽、上网速度,不断丰富学校的内部资源。同时,确保使用的各软件系统能够兼容、交互集成和有效对接。此外,在确保高效安全的基础上,还应引进更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校内外网络的有效连接,从而实现数据的远程传输和财务信息资源的交换利用。

  4.统一信息规范制度,加强基础工作

  制定统一规范的信息制度,首先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坚决贯彻“统一配置、统一平台、统一规划、统一编码”的基本原则,结合实际工作需要稳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从而避免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其次要求相关部门在开发与维护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坚持机制创新,确保相关制度建设能够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再次要求相关部门重视复合型技术人才培养,可积极与有实力的软件企业开展合作,构建统一的市场化服务标准和体系,从而有效缓解技术人才缺乏对信息化建设的困扰。

  5.提高中小学财务人员素质

  中小学教师及管理人员岗位变动较大,导致相关人员责任心缺失,对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在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持续改进过程中,一方面要引进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提高人员专业素养,改善财务人员频繁更换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对在职财务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和业务培训,组织职称考试,持续提升其专业素质。通过这两方面的努力可加强中小学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本文发表在《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年11月上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