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要实现三个目标: 
    一是维护事业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基本要求,也是当前加强资产管理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二是实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合理配置,这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充分有效使用的前提和基础。资产配置的科学、合理性,决定着资产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三是实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有效利用,这是发挥事业单位履行职能方面物质基础作用的根本保证。 
    归纳起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理想模式应当做到“产权清晰、配置科学、使用合理、处置规范、监督公正”。具体来讲: 
    (1)资产产权清晰:以规范的产权登记制度明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产权,坚持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 
    (2)资产配置科学: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公共财产的基本要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配置以公共预算为主要渠道。 
    (3)资产使用合理:一是事业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制度完善,单位的资产得到合理维护和有效使用;二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共建共享共用机制合理,资产使用效益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三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科学,资产使用绩效与单位业绩挂钩;四是对事业单位利用国有资产进行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和提供担保等行为及其收益实现有效监管。 
    (4)资产处置规范:一是严格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程序,有效遏制随意处置资产的行为,防止处置环节国有资产的流失;二是建立有完善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过程,实现资产处置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三是将资产处置收益纳入事业单位预算实行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5)资产监督公正:一是建立财政部门、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全方位、多层次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单位内部监管与财务监督和审计监督结合,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二是建立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从投资、使用到处置全过程的监督约束机制;三是实行多层次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包括单位主要负责人国有资产管理责任制和单位内部资产使用管理责任制等。
    (本文转载自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财政部教科文司编纂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问答》第25-26页,文章的转载只为学术交流,如不同意转载,敬请有效告知,本站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