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 行业消息
行业消息

山东财政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双提升

  2019年以来,山东省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决策部署,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通过实施四项“2+1”管理,加快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实现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双提升。

  一是“两健全、一强化”,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健全制度体系。相继制定事前绩效评估、绩效运行监控、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评价、政府引导基金、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等绩效管理制度办法,初步构建起“1+2+N”的制度体系,为全面推进改革奠定制度基础。健全推进机制。外部注重部门联动、协同推进,印发《省级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三年行动方案》,配套制定涵盖4大工作任务和14项具体改革举措的任务清单,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内部注重全面渗透、全域覆盖,制定《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任务分工方案》,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改革要求细化为26项具体工作任务,分解到19个责任处室,明确具体措施、牵头处室和完成时限。强化督导推动。分管厅领导带队赴8市、22县(市区)督导调研,总结基层先进经验,目前已有15个市党委政府出台本地贯彻落实意见。2019年,省财政先后对财政系统、第三方机构、省级部门单位培训34场次,累计培训5500余人次,市县两级财政举办培训班342次,培训5万多人次。

  二是“两加强、一深化”,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加强“事前”关口管理。山东财政将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设置作为项目入库和预算安排的前置条件,从源头上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全面推行事前绩效评估。省财政厅制定出台事前绩效评估办法,分类制定政策和项目评估指标体系,建立部门评估和财政重点评估相结合的工作机制,确保评估工作有据可依。加强“事中”监控纠偏。制定出台绩效运行监控管理办法,建立“部门日常监控+财政重点监控”相结合的监控机制,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和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促进加快执行进度。深化“事后”绩效评价。建立部门自评与财政重点评价相结合的绩效评价模式,预算执行结束后各部门全面开展绩效自评,财政部门进行抽查复核。

  三是“两放权、一公开”,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结合向部门放权,开展部门整体绩效管理试点,推动部门从注重单个项目绩效向聚焦部门整体绩效和核心业务实施效果转变。全省选择了8个省级部门单位、8个市、8个县(区)采取三级联动方式开展试点,参与试点部门115个,对试点部门开展涵盖指标体系构建、绩效目标编报、部门自评、财政评价、结果应用绩效信息报告6个环节在内的全过程管理,实现部门整体绩效闭环管理。结合向市县放权,全面加强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省财政厅制定省对下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办法,通过逐级设置区域绩效目标、项目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价等全过程绩效管理。加大绩效信息公开力度。坚持既亮“报账单”,也晒“成绩单”,以公开倒逼改革,以公开促进职能转变,建立绩效信息向人大报送机制,全省各级将1.45万个项目绩效目标和2847个绩效评价结果随预决算草案报同级人大参阅,建立绩效信息向社会公开常态化机制,全省8314个部门向社会公开了2.57万个项目绩效目标和7244个重点项目评价结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两挂钩、一纳入”,构建绩效责任约束机制。建立绩效管理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初步统计,各市县2019年通过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调整低效无效资金43.5亿元,省级对绩效评价结果为“良”以下的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等7个项目,2020年预算在统一压减10%的基础上再压减10%。建立区域绩效与专项资金分配挂钩机制。对因素法分配的转移支付资金,将各市县评价结果作为资金分配因素,且权重不低于10%;对项目法分配的转移支付资金,将评价结果作为项目选择和资金安排的重要依据。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对部门绩效考核范围。全省有11个市、59个县(市、区)将预算绩效结果纳入党委政府对部门的考核范围。省级聚焦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决算公开、审计和巡视发现问题、工作创新5个方面,设定20项考评指标,按照统一尺度对省直各部门预算管理绩效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纳入省政府对各部门考核内容。

来源:中国财经报

版权所有 山东国子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邮箱:gzsmkj@163.com 鲁ICP备09028744号-3